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依据*中医药学会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》标准开发,结合现代医疗机构特点(专业场所及人力成本因素),用于医疗机构引导民众进行自助中医体质辨识,并为对相关数据进行管理。
主要应用于各级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居民健康自测小屋等场所,社区居民通过应用该设备辨识体质,即可获得体质辨识结果。中医体质辨识厂家了解到,在体质与诊断的关系上,《素问.脉别论》中说:“诊病之道,观人勇怯骨肉皮肤,能知其情,以为诊法也。”诊病较重要的理论是观察人体强弱、骨肉和皮肤形态,从而了解病情,这是诊断上的大法。在《素问.徵四失论》中同样指出,医生在诊病时“不适贫富贵贱之居,坐之薄厚,形之
寒温,不适饮食^宜,不别人之勇怯……此治之三失也”。这里的“勇怯”、“寒温”指的就是人的不同体质状况。总之,辨体质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原则,医生在临
床诊断时应首先全面了解病人的社会、生活、精神、体质状态,若不注意区别体质的肥瘦、寒温、强弱,仅凭诊脉治病就会惑乱不明,甚至出现诊断上的过失。
什么是中医体质?
是指人的先天禀赋(含遗传)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。体现于人的形态、结构、功能、心性、伦理和适应环境(自然和社会)的能力等方面。在人生的胎儿、童年、青少年、成年、中老年等阶段,它是相对稳定的,但又具有动态可调性。体质与生活息息相关,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进一步认识体质:有人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吃了火锅,第二天脸上长了包。那么多人都吃火锅,可能只有一个人长包了。夏天吹电风扇,一个人说再开高一点,有的人说再开低一点。同样是吃东西,有人吃了冰箱的东西就要拉肚子,有人则喜欢吃凉的东西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体质差异。每个人对自然界感受的程度不一样,事物应对的情况也不一样。